勉县武侯祠简介?武侯祠,一座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,承载着千余年的历史沉思。它因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,这座祠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诉说着英雄的传说。公元234年,诸葛亮因劳累过度,病逝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,年仅54岁。他的一生,忠诚于蜀汉,智慧过人,被誉为“睿才星君”。那么,勉县武侯祠简介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1.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祠堂,因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。
2. 公元234年八月,诸葛亮因劳累过度而病逝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,享年五十四岁。
3. 诸葛亮在生前被封为“武乡侯”,死后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“忠武侯”,因此后世尊称其祠庙为“武侯祠”。
4.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的勉县,但现在最有影响力的是成都的武侯祠。
5. 根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刘备于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,灵柩被运回成都安葬,此处被称为惠陵。
6. 按照汉制,每位皇帝去世后都有对应的庙宇,因此在刘备下葬的同时期,汉昭烈庙也建立起来。
7.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,成都的武侯祠与惠陵、汉昭烈庙合并为一个整体。
8. 公元223年,刘备的陵寝开始修建。
9. 明朝初年,武侯祠在重建时被并入“汉昭烈庙”,形成了现今我们所见的武侯祠君臣合庙。
10. 现存的武侯祠主体建筑是在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。
11. 1961年,武侯祠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12. 1984年,成立了武侯祠博物馆。
13. 2008年,武侯祠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,被誉为“三国圣地”。
14. 成都武侯祠现在分为文物区(三国历史遗迹区)、园林区(三国文化体验区)和锦里(锦里民俗区)三个部分,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。
武侯祠,一座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,承载着千余年的历史沉思。它因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,这座祠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诉说着英雄的传说。
公元234年,诸葛亮因劳累过度,病逝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,年仅54岁。他的一生,忠诚于蜀汉,智慧过人,被誉为“睿才星君”。诸葛亮生前行迹遍布各地,但他最为人们所铭记的,还是他的忠诚和智慧。
诸葛亮死后,被蜀汉后主刘禅追封为“忠武侯”,他的祠堂也因此被称为“武侯祠”。全国最早的武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的勉县,建于公元263年春。勉县武侯祠不仅是“天下第一好一武侯祠”,更是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“行辕相府”故址。
武侯祠,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殿堂,将继续一千七百年的沉思,诉说英雄的故事,传承忠诚的精神。
《汉中·勉县·武侯庙》陕西名胜简介
位于勉县武侯中学所在地的武侯庙,是纪念蜀汉丞相、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。自诸葛亮去世后,各地纷纷请求建立庙宇以示纪念,尽管朝廷未批准正式礼仪,但民间依旧在各季节私自祭祀。刘禅在位时,习隆和向充等上书,请求在沔阳(今勉县)定军山附近建立诸葛亮庙宇,以便于官方祭祀,并终止民间的私祭。刘禅同意了这个提议,于是在沔阳建立了全国最早的一座诸葛亮庙宇。
根据《蜀志》记载,刘禅在位时的景耀六年(这年八月改为炎兴元年),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。而据《通志》记载,唐代的严武、宋代的度宗赵禥、明代的成祖朱棣和宪宗朱见深,以及清代的仁宗颙琰都曾对庙宇进行过修缮。现今的庙宇多为明清建筑,拥有献殿、大门、寝宫、钟楼等共7院54间房屋,占地30亩。
武侯庙内有许多匾额和对联,其中包括“汉丞相诸葛武侯祠”牌坊,以及各种赞美诸葛亮的匾额,如“大汉一人”、“高山流水”等。庙中还藏有石琴、旱莲、古柏等文物,以及56通碑石,其中包括唐碑《蜀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》。
武侯庙不仅是陕西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后人缅怀诸葛亮的重要场所。
《汉中·勉县·武侯庙》陕西名胜简介
在今勉县武侯中学所在地。武侯庙是祭祀蜀汉丞相、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庙。
自从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(234年)秋八月诸葛亮死后,各地请求为其立庙,朝廷议以礼秩不许,而老百姓在各季时节中,常常私祭于道陌上。刘禅炎兴元年(263),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上书,请近其墓(勉县定军山)立一庙于沔阳(今勉县),以时赐祭,其故臣官吏,愿奉祠者,皆至其庙,断其私祭,以崇正礼。后主刘禅采纳了这个建议,于是春季诏立故丞相庙于沔阳,这是全国诸葛亮祠庙最早的一座。据《蜀志》记载:“蜀后主刘禅景耀六年(这年八月改为炎兴元年)诏为亮立庙于沔阳。”
据《通志》记载,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(795年),左仆射严武增修。南宋度宗赵禥咸淳五年(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,1269年)、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(1406年)、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(1483年)、二十一年(1485年)、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(1513年)、清仁宗颙琰嘉庆八年(1803年),皆进行过修葺。今存庙多为明、清建筑,存有献殿、乾门、寝宫、钟楼等,共有7院54间房屋,占地30亩,坐南向北,背临汉江,面对川陕公路,南北长约200米,东西宽约120米,呈长方形,周有围墙,前有牌坊,牌坊高10米,中宽6米,东西两次坊各宽3米,4柱落地,8角翘起,灰瓦顶盖,坊上正面大书“汉丞相诸葛武侯祠”,背面大书“天下第一流”金色大字。
天下第一武侯祠为勉县武侯祠,位于陕西汉中勉县。
勉县武侯祠位于陕西汉中勉县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与武侯墓隔汉江遥遥相峙,建于景耀六年春。中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,而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是皇帝下诏修建的,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,故有“天下第一武侯祠”之称。
史料记载
据史料记载,在亮死后,蜀人十分思念,纷纷要求为他立庙,朝廷认为不合礼制,一概不准,百姓便在道上私向拜祭,后来有人建议在成都立庙,但刘禅没有听从,直到263年春天,习隆、向充上表以周人怀念召伯,越王勾践思念范蠡的故事劝谏刘禅为诸葛亮立庙。
公元263年,即诸葛亮死后29年,蜀汉后主刘禅才下诏立祠,这是唯一的“官祠”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。当时因“建之京师,又逼宗庙”,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,祠靠近墓所。
距武侯墓十余里,为明、清建筑,祠坐南向北,背临汉水,面对公路,南北长约200米,东西宽约120米,呈长方形。四周有围墙,地基八十亩,共有七院五十四间房舍。规模宏大,建筑雄伟,亭台楼阁,遍布祠中。
以上资料参考:
以上就是勉县武侯祠简介的全部内容,《汉中·勉县·武侯庙》陕西名胜简介 位于勉县武侯中学所在地的武侯庙,是纪念蜀汉丞相、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。自诸葛亮去世后,各地纷纷请求建立庙宇以示纪念,尽管朝廷未批准正式礼仪,但民间依旧在各季节私自祭祀。刘禅在位时,习隆和向充等上书,请求在沔阳(今勉县)定军山附近建立诸葛亮庙宇,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